


2025年10月31日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宣布泉州入选“创意城市网络”,成为中国第七个“世界美食之都”。这座沉淀着宋元海丝遗韵的古城,以“山海交融、多元共生”的美食惊艳世界——其味源于中原文化南渡,融海洋气息与闽南精髓,其材取自倚山靠海的馈赠,添国际交流带来的异域香料。

而这份舌尖上的精彩,既是泉州千年滋味的绽放,更是福建八闽风味的生动缩影。从闽江口的鲜甜到海峡西岸的醇厚,每座城市都在用滋味书写独特的文化密码。

图源:光明日报

作为新晋“世界美食之都”,泉州美食是宋元商贸繁华的活态见证,更是“古早味”与“国际化”的完美融合。清晨的古城街巷,一碗面线糊是泉州人的味觉唤醒剂——细软的面线在骨汤中舒展,搭配虾仁、香菇、醋肉等配料,最后撒上点睛的“舶来品”胡椒粉,鲜醇中藏着海洋与异域的碰撞。

牛肉羹则演绎着食材的跨界故事,用番薯粉勾芡,让牛肉口感嫩滑,再融入阿拉伯的风味,每一口都是多元文化的交融。

以上2图源:海丝泉州文旅之声
若论泉州宴席的精华,“市井十洲宴”堪称经典——以十余道特色菜品重现“云山百越路,市井十洲人”的海丝盛景,姜母鸭便是其中的压轴之作,选用本地番鸭,以生姜、米酒慢炖,鸭肉酥烂不柴,姜香渗透肌理,既是家常的温暖滋味,也是泉州人对“鲜”的极致诠释。

图源:鲤城微事
此外,肉粽、土笋冻、润饼等小吃各有千秋:肉粽以糯米包裹五花肉、海蛎干等食材,油润鲜香;土笋冻将海产的鲜甜凝练成晶莹的冻体,尽显海洋馈赠;润饼则以薄饼卷裹蔬菜、海味,一口尝尽春日鲜活。


图源:海丝泉州文旅之声
如今,泉州更以“美食+文化”创新,如《簪花筵文化指南》串联民俗与美味,让千年古早味在新时代飘香五洲。

图源:花YOUNG丰泽文旅之声

作为闽菜的发源地,福州美食早已将“鲜、香、淡、脆”的特色刻入基因。

佛跳墙无疑是其中的巅峰之作,十八种山珍海味在酒坛中慢煨出的醇厚汤汁,既是宴席上的珍品,更是福建人对鲜味的极致追求。

而在市井巷陌,同利肉燕老铺的“双绝”更具烟火气——肉燕皮薄如纸,入汤即浮,咬开时鲜汤与肉馅的鲜香交织;福州鱼丸则以 Q 弹外皮包裹饱满肉馅,一口下去汁水四溢,这两道风味早已成为福州味觉的文化符号。


以上图源:遇见福州

厦门的美食版图里,藏着华侨带来的南洋印记。沙茶面便是这份融合的最佳见证,四里沙茶面等老店坚守的浓醇汤底,以沙茶酱为核心,搭配新鲜海鲜或瘦肉,甜辣交织的滋味在舌尖蔓延,融进厦门的日常生活中。

图源:厦门好料
而同安封肉则彰显着闽南宴席的诚意,大块五花肉炖至酥烂,酱汁浓郁香甜,肥而不腻的口感中,藏着厦门人对团圆滋味的诠释。从街头小摊到海鲜排档,古早味与南洋风的碰撞从未停歇。

图源:同安发布

漳州美食兼收并蓄,既有潮汕风味的影子,又融入东南亚风情,口味清淡却余韵悠长。刚出锅的石码五香卷外皮酥脆,内馅的猪肉与荸荠在油脂中交融出鲜甜,配上蒜蓉甜辣酱更添层次。

图源:扬帆龙海
待到夏日,原公园后门四果汤便是解暑良方,十几种配料自选搭配,清甜汤汁消解暑气,成为漳州人刻在骨子里的清凉记忆。这份温润滋味,正是漳州人对生活的细腻表达。

图源:漳州文旅

提到三明美食,沙县小吃早已凭借“中华名小吃”的身份走遍大江南北。

庙门扁肉店的脆口扁肉是地道代表,皮薄如纱,肉馅紧实弹牙,搭配淋上花生酱的拌面,简单两样便构成最实在的美味。

烧麦、芋饺等小吃同样各具特色,本地版的风味较连锁店更显醇厚,每一口都透着沙县人对食材本味的尊重。如今,这些质朴滋味不仅滋养着当地人,更成为福建美食走向全国的鲜活名片。


以上图源:绿都三明

在莆田,一碗莆田卤面是宴席永恒的主角,更是万里游子舌尖上最绵长的乡愁牵系。高汤熬煮的浓稠汤底包裹着韧而不碎的面条,海鲜与瘦肉的鲜味充分融入每一根面条,炝肉店的卤面搭配炝肉与煎粿,构成莆田人最爱的碳水盛宴。

而红团则承载着莆田人的节庆记忆,糯米外皮包裹花生、芝麻等馅料,蒸制后香气扑鼻,鲜红的色泽更寄托着吉祥寓意,成为家乡味道的最佳载体。

以上2图源:莆田广播电视台

南平的美食,藏着武夷山脉的清新与闽北大地的质朴,每一口都是山林馈赠的本真滋味。

文公菜
紫溪粉是南平人钟爱的家常美味,源自顺昌紫溪,手工制作的米粉粗细均匀、口感劲道,搭配鲜美的肉丝、笋干、香菇等配料爆炒,酱香裹着米粉的清香,简单却极具烟火气,是街巷早餐铺里最受欢迎的选择。

岚谷熏鹅则尽显南平人的匠心,每一块鹅肉都裹着红彤彤的辣酱,其色如秋熟的稻谷光鲜明亮,其香持久浓郁,辣而不腻,嫩而不腥,看着就很勾人。大口咀嚼,辣如猛虎下山,使得口腔不断分泌唾液,又仿佛能直冲到天灵盖,而后伴随一丝丝的甜味、茶香、桂香味……逐一释放,令人欲罢不能。

以上3图源:闽北日报

龙岩美食深植客家文化土壤,以“鲜、辣、醇”为特色,尽显客家人的豪爽与细腻。

九门头堪称客家菜的“功夫之作”,精选牛身上的舌、心、肝、百叶等九个部位,切得薄如纸片,经热油快炒后保持鲜嫩口感,搭配客家米酒提香,入口脆嫩、辣中带鲜,既是宴席上的硬菜,也是客家人招待贵客的诚意体现,蕴含着“九种食材,久久回味”的美好寓意。

以上2图源:连城文旅
簸箕粄则是龙岩人日常的暖心美味,因用竹制簸箕蒸制而得名。薄如蝉翼的米皮包裹着萝卜丝、瘦肉、香菇等馅料,卷成筒状后淋上香油、辣酱,一口下去米皮软韧、馅料鲜香,温热的口感从舌尖暖到心底。在龙岩的街头巷尾,清晨的簸箕粄摊前总是排着长队,这份家常滋味,藏着客家人对生活的热爱。

图源:文旅龙岩

宁德的餐桌,是东海岸海鲜与畲族山珍的完美邂逅。大黄鱼作为宁德的地理标志产品,肉质细嫩鲜甜,无论是清蒸还是红烧,都能凸显其本真滋味,无需复杂调味便足以令人回味。

图源:游在蕉城
除了海味,福鼎肉片、霞浦剑蛏等小吃同样精彩,在三沙海鲜大排档里,海鲜大拼盘与海带苗汤的组合,将大海的馈赠直接端上餐桌,每一口都是原生态的鲜活体验。

图源:中新宁德

作为福建第一大岛,平潭的美食满是大海的馈赠,每一道都透着渔家的鲜活与创意。八珍炒糕是平潭的“国民小吃”,以地瓜粉为基底,融入虾仁、蟹肉、鱿鱼、香菇、花生等八种食材,小火慢炒至软糯Q弹,入口鲜香浓郁,既有海鲜的清甜,又有杂粮的绵密,是平潭人逢年过节必吃的美味,也是招待游客的“招牌菜”。


图源:平潭广播电视台
时来运转则藏着平潭人的浪漫与期许,原名“咸米时”,因外形圆润如元宝,寓意“时来运转、吉祥如意”而得名。用地瓜粉制作的外皮包裹着虾仁、紫菜、瘦肉、萝卜丝等馅料,蒸制后外皮晶莹剔透,咬开满是海鲜的鲜爽,一口下去仿佛尝到了海坛岛的海风与阳光。

在平潭的渔村里,家家户户都会做时来运转,这份滋味既是对生活的祝福,也是渔家文化的鲜活传承。

以上2图源:平潭融媒体中心
从泉州的宋元海丝宴到平潭的渔家鲜味,从福州的闽菜珍品到沙县的街头小吃,福建的美食从来都是“活态的文化遗产”。
泉州获评“世界美食之都”,不仅是对一座城的认可,更是八闽风味走向世界的新起点。这份藏在山海间、市井中的滋味,正等待着更多人前来品读,感受福建用美食书写的文化故事。
福建省旅游发展集团
fjlygroup
畅游八闽平台
cybmflxx
厦门文旅
漳州文旅
绿都三明
大武夷文旅
tmp_1258234832
平潭文旅
pingtandao61
四时福建
ssfj2023



转载请标注来源
一直牛配资-一直牛配资官网-配资最新行情-配资公司电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