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来源:新闻晨报
以往秋冬时节,奶茶店总会沉浸在桂花、芋泥、黑糖构成的甜蜜风暴中。记者注意到,2025年的秋冬饮品市场画风突变,一场由酱油、海苔、芝士打造的“咸味风暴”正席卷而来,占据各大茶饮品牌争相布局的新C位。
新品上架,咸味奶茶排第一个
近日,社交平台上“咸味奶茶测评”引发关注。记者发现,市面上,喜茶推出的“酱香白脱碎银子”,将奶茶与苏打饼干、咸海苔和酱油进行跨界搭配,引发尝鲜热潮,有门店直接卖到断货。

奈雪的茶主推的“咸法酪米布布”鲜奶茶,以咸香芝士风味为卖点;瑞幸的咸乳茶拿铁和锡林郭勒咸奶茶也成功霸占销量榜;而Grid Coffee的咸奶萃则成为门店的热销常客。
茶百道今年9月就跨界联手综艺主厨杨艳彬,推出“宫廷咸法酪”“千目咸法酪”两款联名新品,上市仅10天,总销量突破了100万杯,热度可见一斑。
就连瓶装饮料品牌也不甘落后,康师傅于今年4月顺势推出瓶装咸奶茶,单瓶定价12.9元,与现制茶饮价格持平,凭借“茯香奶滑、可盐可甜”的独特风味标签,迅速在小红书、抖音等社交平台掀起种草狂潮,不少网友直呼“瓶装奶茶也能喝出新鲜咸香感”。
这场咸味风潮早已蔓延至整个行业,2025年秋季咖门饮力实验室报告显示,取样的55个连锁品牌中,几乎每月都有咸法酪、咸味类饮品推出,成为当季新品开发的主流趋势。
社交平台风评两极分化
咸奶茶的爆火,不只是在线下,更在线上的社交平台也掀起了一场“味觉辩论赛”。

小红书#咸奶茶#标签浏览量超4500万,#泰式咸法酪#等相关话题浏览量达3500多万、讨论量23.4 万,抖音#咸奶茶#相关视频播放量更是突破1.6亿次,网友评论呈现鲜明两极分化。


喜欢的网友直呼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,“咸甜交织太上头了!”“终于不用喝齁甜的奶茶了,咸香口感更有层次”“北方人表示DNA 动了,这就是童年记忆里的味道”。有网友精准点出味觉原理:“少量盐能增强甜味,让甜变得更立体,这才是高级的调味”。
反对者则直言接受无能,“奶茶加酱油?这是什么黑暗料理。”“咸咸甜甜的味道很奇怪,完全违背奶茶的本质”“为了创新而创新,纯粹是博眼球”。更有网友调侃:“现在买奶茶要先问清楚,是加糖还是加酱油”。
咸奶茶并非新鲜事物
看似颠覆的咸奶茶,其实并不是茶饮品牌们的首创。早在公元 5 世纪的隋朝,茶叶传入西域后,游牧民族将酥油与茶叶烹煮,加入盐、花椒等佐料,制成了最早的咸味奶茶,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抵御严寒。清朝饮食文献《食宪鸿秘》更详细记载了咸奶茶的制作方法:“奶子茶,粗茶叶煎浓汁,木勺扬之红色为度,用酥油及研碎芝麻滤入,加盐或糖”,证明其在当时已广为流行。
在现代茶饮市场,咸奶茶同样不是最近才流行起来的, 早在今年年初,霸王茶姬、茶话弄、古茗等茶饮品牌都推出过偏咸口味的奶茶,比如霸王茶姬的“乾隆一号”,古茗推出的红岩咸奶茶,茶话弄的“茯生·南国”系列产品,还有茶百道推出的海苔龙井煎茶等。
咸味作为未被充分开发的领域,既满足了品牌差异化竞争的需求,又能制造话题度吸引流量。而少量盐能提升甜味层次感的味觉原理,也让咸奶茶在“健康化”趋势下更具优势——减少糖分添加的同时,通过咸味增强风味,契合消费者低糖低卡的诉求。
另一方面,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也为咸奶茶提供了生长土壤。如今的茶饮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传统甜口,而是追求个性化、新奇化的味觉体验。咸奶茶的高辨识度,恰好击中了年轻群体“尝鲜打卡”的社交需求。同时,北方地区的饮食传统为其提供了稳定客群,形成“猎奇消费 + 习惯消费”的双重支撑。
你喝过咸奶茶吗?
你会去尝试吗?
来源 |扬子晚报等
一直牛配资-一直牛配资官网-配资最新行情-配资公司电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