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八集人文纪录片《珠江》自11月9日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以来,迅速成为各大社交平台关注焦点,获得观众及业界的双重好评。该片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,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、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联合出品,广州市广播电视台、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制作。

从化荔枝:
千年佳果的“新生之路”
《珠江》中“岭南佳果承载土地智慧”的画面,在从化荔枝林中随处可见。作为“中国荔枝之乡”,从化拥有30万亩荔枝林,其中钱岗糯米糍、井岗红糯等品种更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种植历史可追溯数百年,与《珠江》中“农耕文明世代传承”的脉络一脉相承。

近年来,从化荔枝产业走出“传统+创新”的新路径:研发“超低温冻眠锁鲜技术”,让荔枝保鲜期延长至18个月,打破“夏日限定”的局限;打造“荔枝+文旅”“荔枝+研学”融合业态,每年吸引数十万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。如今,从化荔枝不仅是珠江流域的“味觉符号”,更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“致富果”。

唐鱼与娟鱼:
流溪河中“游动的生态名片”
《珠江》关注珠江流域“生物多样性保护”,在从化流溪河中,唐鱼与流溪娟鱼这两种珍稀鱼类,成为生态保护成效的“活指标”。唐鱼,又称“白云金丝鱼”,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曾因栖息地破坏濒临灭绝;流溪娟鱼则是流溪河特有物种,被誉为“流溪瑰宝”。

为守护这些“水中精灵”,从化实施流溪河全流域生态修复工程,建立唐鱼自然保护区,开展流溪娟鱼人工繁育与放流。如今,在流溪河清澈的水中,时常能看到唐鱼群游、娟鱼摆尾的场景,它们不仅是从化生态良好的“见证者”,更是珠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“闪亮名片”。

从流溪河源头的清泉到万亩良田的稻浪,从千年古村的烟火到珍稀鱼类的欢腾,诠释着珠江流域“生态优先、文化传承”的发展理念。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浪潮中,这座“湾顶绿谷”正以独特的魅力,为珠江流域高质量发展贡献“从化力量”。

据悉,人文纪录片《珠江》已经陆续登陆各大平台。11月9日起每晚8时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,央视频同步播出。“学习强国”学习平台为纪录片《珠江》开设专题,本片获得其客户端首屏推荐。同时,该片亮相“视野”频道与“纪录片”频道首页,覆盖到日常用户、视频爱好者和纪录片爱好者等。广州广播电视台将跟进播出,综合频道于11月22日至29日每晚8:15首播,11点重播,新闻频道11月30日至12月7日每晚9时播出。
文字:覃永赠
图片:资料图片
编辑:利文婷
初审:刘芳
审核:王瑞君
一直牛配资-一直牛配资官网-配资最新行情-配资公司电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