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代物理学巨操杨振宁先生溘然长逝,举国同悲。
各界还沉浸在缅怀与哀思之中,一则关于他“18亿天价遗产”如何分配的消息却悄然引爆全网。
传言称,相伴21年的妻子翁帆仅得一套别墅的“居住权”,而巨额现金全归前妻子女。
这则来势汹汹的“遗嘱曝光”,瞬间将一段备受瞩目的“忘年恋”推上风口浪尖。
人们不禁议论:那段跨越54岁年龄鸿沟的婚姻,其内里究竟是真情,还是利益的算计?
与杜致礼:异国他乡的天作之合
杨振宁的第一任妻子叫杜致礼,她的出身可不一般——她是国民党将领杜聿明的女儿,从小就知书达理。
两人的缘分,最早是在西南联大附中结下的:当时杨振宁在那儿当老师,杜致礼是他班上的学生。
按说学生毕业,师生俩大概率就断了联系,可缘分这事儿就是这么巧。
1949 年,杨振宁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,杜致礼则在纽约留学。
那时候杜致礼的弟弟在普林斯顿读高中,她常去看弟弟。
有一回,听说普林斯顿开了家新中餐厅,她拉着弟弟去尝鲜,结果刚坐下,就看见杨振宁也来了 —— 俩人就这么在异国他乡的小餐馆里重逢了。
他乡遇故人,俩人越聊越投缘,慢慢就从师生变成了恋人。
1950 年 8 月 26 日,他们结了婚。
婚后的日子过得踏实又温馨:杜致礼一边照顾家庭,一边支持杨振宁的研究,连杨振宁的妈妈后来回国,都是杜致礼帮着打理的。
他们还养了三个孩子,个个都教得特别优秀。
大儿子杨光诺先当计算机工程师,后来转做金融;小儿子杨光宇是化学博士,还在华尔街做过财务;女儿杨又礼成了医生,还做过无国界医疗。
可幸福的日子没能一直延续,2003 年,杜致礼不幸病逝了。
妻子走后,杨振宁整个人都蔫了,那段时间他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,谁看了都心疼。
妻子的离开让杨振宁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孤独,直到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,重新走进他的生活。
与翁帆:相互照亮的后半生
这个重新走进杨振宁生活的人,就是翁帆。
俩人第一次见面是在 1995 年,当时翁帆还是汕头大学英语专业的大一学生,学校请了杨振宁和杜致礼来参加物理会议,翁帆负责接待他们。
小姑娘漂亮、活泼,还特别体贴,杨振宁和杜致礼都很喜欢她。
后来分开了,他们也没断了联系,一直靠书信往来。2004 年,翁帆听说杜致礼走了,心里惦记着杨振宁,就给他寄了封信安慰他。
一来二去,俩人的书信越来越勤,话题也从日常问候变成了心里话。
那年 12 月,他们领证结婚了。
消息一出来,全网都炸了,杨振宁比翁帆大 54 岁,还有人说翁帆 “图钱”“图名气”。
可面对这些质疑,俩人都特别平静。杨振宁当时还跟央视说:“我相信我们的结合,过个三四十年,大家一定会觉得是段美丽的浪漫史。”
这话真没说错。
之后的 21 年里,不管是杨振宁去上课、做研究,还是出门散步,翁帆都陪在他身边。
他们会像普通夫妻一样逛超市、看电影,翁帆还会帮杨振宁整理资料、照顾他的生活。
可即便两人用 21 年的相守打破了质疑,随着杨振宁的离世,另一场更离谱的谣言还是卷土重来了。
21年相守竟被“明码标价”?
杨振宁先生刚刚离世两天,一则关于他“遗嘱曝光”的旧闻就改头换面,重新在各大社交平台疯传。
传言描绘得绘声绘色:杨先生留下高达18亿的财产,其中所有现金都分配给了与前妻所生的三名子女。
而对于陪伴他走过后半生21年的翁帆,仅“赠与”一套清华大学的别墅,且只有居住权,没有产权。
这则消息迅速抓住了人们的眼球。“居住权”三个字,尤其刺眼。
一部分不明真相的网友立刻被带了节奏,纷纷开始“鸣不平”:“看吧,我就说不是真爱”、“21年的陪伴,终究是一场空”、“算计得清清楚楚,太让人寒心了”……
一时间,杨振宁先生的形象从一个深情的伴侣,被扭曲成了一个精明而冷漠的丈夫,他与翁帆21年的婚姻,也被简化成了一场赤裸裸的利益交换。
然而,这根本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、早已被辟谣过的陈年谣言!
让逝者安息,生者前行
事实上,这个一模一样的谣言早在2017年就已经在网络上散布过。
当时,杨振宁先生的助理就不得不亲自出面辟谣,言辞激烈地斥责这是“胡说八道”,完全是不负责任的人在捏造事实。
没想到,在先生逝世这个最需要尊重的时刻,别有用心者再次将这把“冷饭”炒热,利用公众的关注和对名人私生活的好奇,来搅乱舆论,博取流量。
咱再说说实际情况:杨振宁的收入主要是养老金和著作版税,估算下来也就 500 万到 1000 万美元,哪来的 18 亿?
而且他和翁帆早就捐了 200 万美元给清华,后来还从学校分配的别墅里搬了出来,就为了生活更方便。
翁帆最近也说了,“18 亿纯属虚构”,根本没这回事。
这些造谣的人,只顾着编 “大瓜” 吸引流量,却忘了问一句:杨振宁这辈子,啥时候在乎过钱?他回国后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搞研究、培养学生上,连自己的著作版权都捐了,怎么可能会在遗产上搞这些 “小动作”?
这些造谣者只顾着编造 “瓜”,却忘了杨振宁真正的 “遗产”,从来都不是钱能衡量的。
这种行为的卑劣之处在于,它不仅玷污了杨振宁先生的人格和声誉,更深深地伤害了他的家人,尤其是翁帆女士。
21年的默默陪伴与付出,在那一刻被贬低得一文不值。作为有良知的旁观者,我们必须站出来大声疾呼:请立即停止造谣!
我们应该相信,以杨振宁先生的智慧与品格,他对自己身后事的安排必定是周全且妥帖的,这属于家庭隐私,外人无权也无须置喙。
当前最重要的事情,是缅怀他的科学贡献,传承他的精神财富,而不是沉浸在这些无稽的八卦之中。
信息来源:
一直牛配资-一直牛配资官网-配资最新行情-配资公司电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